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5:48:29 来源:时事透视网 作者:随风
近日,深圳多个小区给业主发钱的新闻让不少人投来羡慕的目光。而在相关的留言区却都是吐槽自家小区:“发给我家物业看看。”“ 又是别人家的小区。 ”“ 转发到我那小区物业群了,物业客服很有礼貌,还建议我换一套房 。 ”还有网友称,我住的小区物业是年年喊亏损,结果赶他们都不肯走,真是慈善家。物业年年喊亏损却坚持不走“小区物业发的收支情况让我很不解,连续两年的报表显示亏损,今年甚至亏了48万。如果照这个算法,70年产权的房子,就能亏损近半个亿。”一位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小区的收支情况明细表。“ 小区目前物业管理费、公共收益、停车费等收入都是直接进入物业公司账户里,难以了解小区的真实收支明细情况。”其同时强调,过去小区公共收益,物业公司声称已全部用于小区,但未提供真实详细收支账目。据发文的业主透露,现在他们准备召开业主大会更换掉物业。另一位业主也贴出了自家小区的收支情况明细表。“去年1100多万的物业费收入,收支平衡就算了,竟然还欠好几十万。最离谱的是这钱如同打水漂,事没做明明白白,钱花干净了还要业主们继续倒贴。”他还补充道:“不用扯物业费低,我们的是新房,现在深圳新房物业费都不低。”有业主对此发出自嘲:“小区被物业干亏损了由业主买单吗?”如何避免小区出现亏损?为什么出现亏损?物业给出的普遍理由是:物业费低,好几年都没涨过;很多业主拖欠物业费,导致收缴率太低,覆盖不了支出。不过,上述两位业主怕是不同意这些理由。据他们透露,表格中物业费是90%左右的缴率,且物业费是按深圳一级物业标准缴纳,并不低,但依旧出现亏损。据业内人士分析:“别看物业都在喊亏,但酬金制的物业,不管亏多少,这酬金都跑不了。而且欠的物业费和超支部分都是应收账款,物业只要起诉,业主依旧要掏钱,最多打点折扣,这就是为什么物业都不愿意退场。”实际上,物业服务收费分为酬金制与包干制。酬金制的主要特点是物业公司在此模式下更像是一个财务管家,负责支配预收资金,定期向业主公示详细的收支情况,盈余归业主所有,不足则由业主分摊。例如:某小区今年的物业费总收入为1000万,而物业服务酬金比例约定为10%,即物业公司可获得100万酬金。若本年度实际运营支出为900万,则物业费剩余100万,可结转下期使用或按约定返还业主。若是支出超过收入,比如本年度实际运营支出为1100万,则超出的100万由业主承担。包干制的特点是物业按照和业主双方约定的标准来收费,经营的亏盈由物业承担,与业主无关。例如:某小区与物业公司约定固定年物业费为100万元,若本年度实际运营支出为90万元,则剩余10万元归物业公司所有;若本年度实际运营支出为120万元,超出的20万元由物业公司承担。业内人士透露:“头部的物业管理企业,其合理利润率可高达30%,而普通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率普遍维持在10%以上,这还是在扣除所有员工薪酬及运营成本后的净利润。因此,物企常被誉为开发商的「现金奶牛」。”然而,要确保小区不仅避免亏损,还能实现向业主“发钱”,至少需要达成以下3点。首先是小区财务“透明”,业主能了解物业管理费、停车费、公共收益的每一分钱的收入、支出和审批情况。其次是事务“透明”,要保障业主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,消除信息不对称。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强有力的业委会。业内人士表示,“只有成立委员会,引入竞争机制,业主才有机会得到真正的等价服务。 你会发现那些发钱的小区,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有能力的业委会。 ”不过,单是成立业委会就难住了很多业主。深圳住建局曾在2019年发布一组关键数据,揭示了深圳业委会成立的现状:全市范围内,住宅(含商住混合)小区总数达到3597个,其中近97.6%的住宅小区,即3511个,已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之下。但在业主自治方面,仅有约41%的住宅小区,即1476个,成功设立了业主委员会。截至2024年12月,可查询到的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有效信息共1827条。来源:深圳市住建局这意味着,近5年时间,新增设立业委会的小区不到400个,按深圳目前4000多个商品房住宅小区推算,还有近2200个小区是没有业委会。你了解小区收支情况吗?你对目前的物业服务满意吗?深圳买房计划小程序已上线地图找房、楼盘信息、一房一价---------------点击即可查询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